c-top-01.jpg

undefined

国际证据科学协会的宗旨是:促进证据法学者、律师、法庭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关数据资料、出版物和文件等信息,促进证据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促进跨学科交流和国际交流;规划、组织和举办会议,促进报告的研...

证据科学(Evidence Science),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研究证据采集、鉴定技术以及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之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体系。证据科学在实现法治和司法公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

按照国际证据科学协会的协会章程规定,本协会将开展以下活动:(1)组织协会会员大会和国际学术研讨会,确定大会会议地点并提出讨论的主要议题。会员大会至少每六年举行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至...

undefined

2011年7月17日下午,在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开会期间,国际证据科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idence science)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张保生 ( Zhang Baosheng )
2018-10-09  点击:[]

张保生,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兼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西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诉讼法协会会员、国际证据科学协会副主席。

一、教育背景:

1983年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哲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10月-2001年1月,英国肯特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1月-12月,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7年7-8月,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11年8-10月,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二、主要著作:

《管理哲学纲要》,红旗出版社1987年10月版(与肖明等合著);《思维学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与陈新夏、郑维川合著);《法律推理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独著);《社会交际心理学-人际行为》,湖南出版社1992年7月版(与李晖合译);《世界贸易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与满运龙合译);《证据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与王进喜、赵颖合译,满运龙校);《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主编);《证据法学》(教材),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版(主编);《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主编)。

三、主要论文:

1、《法律推理活动和学说的历史考察》,载《烟台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论法律推理的本质特征》,载《吉林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3、《法律推理中的基本矛盾》,载《法理学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4、《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法理学思考》,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5期;

5、《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载《学术研究》2006年第2期,《新华文摘》转载;

6、《法律推理中的法律理由和正当理由》,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新华文摘》转载;

7、《WTO反歧视改革模式与欧盟对华贸易政策》,载《国际贸易》2007年8月号;

8、《刑事诉讼的法理和政治基础》(第一译者),载《证据科学》2007年第1、2期(2007年12月第15卷);

9、《证据规则的价值基础和理论体系》,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0、《证据法的价值分析》,载《证据学论坛》2008年(第一译者);

11、《推定是证明过程的中断》,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

12.《审判职能、说服责任与“案结事了”》,载《证据科学》2009年12月第17卷第6期;

13.《证据法学篇》,载《中国法治30年回顾与展望1978-2008》,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作者)。

14、”Evidentiary Provisions of the People’s Courts and Transition of the Judges’ Role”, SUPREME COURT LAW REVIEW (2010), 49 S.C.L.R. (2d), pp.491-509.

四、承担项目情况:

1、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法律推理研究》,项目批准号:97BFX005;

2、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证据法中的正当理由研究》,2004年4月6日(教外司[2004]176号);

3、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重点项目:《证据法比较研究》(合同编号:03FB1014),2004年6月;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证据法基本范畴研究》(2005年);

5、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证据科学的理论体系及应用研究》,首席专家(2006年);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事实调查模式下的证据管理研究》(2008);

五、获奖情况:

1、《法律推理引论》,200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法律推理的理念》(论文),2006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