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双一流计划”、“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和“111计划”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资助,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国际证据科学协会共同主办,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事法律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7月31日至8月2日在德国弗莱堡市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瑞士、瑞典、西班牙、荷兰、日本、加拿大、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坦桑尼亚、波兰、白俄罗斯、墨西哥、卡...
第七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vidence Law and Forensic Science)于2019年7月31日至8月2日在德国弗莱堡市成功举办。8月2日午间,国际证据科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idence Science,简称“IAES”)理事会会议成功举行。协会主席罗纳德•J.艾伦(Ronald J. Allen)教授在会上提名以色列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艾里克斯•斯坦(Alex Stein)等五名证据科学领域的杰出专家学者加...
受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和“111计划”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联合资助,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证据科学协会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阿德莱德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2015年7月22日至23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召开。来自五大洲包括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瑞士、坦桑尼亚、南非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名证据法学者和法庭科学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中方参会人员43人,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政法学院、公安部、中国国际经贸仲裁委、广州市公安局等单位。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张保生教授率中国政法大学代表团共25人(其中教师21人,博士研究生4人)出席了会议。各国专家学者围绕本次会议主题“当代诉讼中的证明问题:证据法与法庭科学的发展和变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由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主办,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证据科学》杂志协办的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于2009年7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西北大学、Widerner大学、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法庭科学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城市大学、爱丁堡大学,加拿大Windson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立大学,荷兰最高法院,德国柏林医科大学法医与法庭科学学院,韩国高丽大学医科大学、韩国国立科学搜查研究所、韩国汉城大学医科大学法医室等的专家学者,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学者,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实务部门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证据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证据法学的最新理论进展、《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专家建议稿)》、法庭科学的新进展以及人文科学与证据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第一届会议相同,在全体会议之后的讨论中,主办方根据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的区分,在分会场中进行了专业内部的讨论。针对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在各国的发展,以及相互的借鉴与吸收,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推动着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第一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9月15日—1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贡萨格大学、威德恩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学者,与来自司法部、公安部、教育部的专家共一百余名代表参加了该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第一天,与会代表围绕“证据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证据规则”等主题进行了全体会议讨论;第二天,与会代表分别围绕“证据科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应用”、“科学与证据”等议题,在分会场展开讨论。对于证据科学以及相关的问题,与会代表各抒己见,进行了富有意义的讨论和对话,推动了不同国家、不同学科学者之间的交流。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罗纳德•艾伦教授在题为《证据的基础理论与影响》的发言中,讨论了证据法样态的三个影响因素:普遍真理、政府的多样性和法律体系、政策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以下基本理论问题:书本上法律与实践中法律的区别、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经济问题、理想中的审判是否荒谬?艾伦教授讨论这些问题,并非要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而是为了指出隐藏在“证据的理论基础与影响”这一标签之下问题的深度,并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和讨论。